”團隊推進效率”的思考與量化 (二)
團隊壘包推進效率的好壞,第一是後續打者能否提供即時有效的打擊支援,尤其是長打; 第二是跑者本身的速度和跑壘觀念技巧;第三則是戰略戰術的應用與執行能力。另外有些比較微細的因素,特別是 depends on 對手和運氣成份的,則不是光靠統計工具從各個變數直接分析,就可以得到令人滿意的結果的。
以 Bill James 原始的 RC 公式來說,顯然和本文的基本原理相同,也是將得分數(Run Created)視為上壘和推進相乘之後的結果 (On Base Factor × Slugging Factor / Plate Appearance Factor)。只不過當初他把壘包數 (Total Base) 當作是推進動力的全部,未免失之於粗糙,這也導致後來 RC 又延伸出那麼多變種公式的主要原因 ( Deciphering the New Runs Created by Jim Furtado with G. Jay Walker and Don Malcolm)。
對研究這類公式的朋友來說,將四壞球、盜壘成功、犧牲觸擊、犧牲高飛、甚至是對方投手給予的觸身球等皆視為得分的正面因素,而三振、盜壘失敗、雙殺打視為負面因素,這方面大概都不會有意見。
但問題是,像跑壘速度、技巧、戰術執行能力等等這些東西,該怎麼合理而精確地列入公式之中,使之更能符合現實當中的得分數據?
是否我們可以考慮另闢蹊徑,用更簡單的方式來計算團隊推進效率 (例如像本文所使用的 ROB(Run on Base)= 總得分數/上壘數),然後再反過來詳細推究它的每個影響因子,以及該賦予的權重比例和常數,這樣是不是會比單純做迴歸分析,最後卻弄出個活像大鍋湯的公式模型,要來得好些呢?
團隊推進效率的思考至此告一段落,還望諸位看到這篇文章的先進們多予指教規正,下次我想來談談打擊者個人,以及投手方的推進(被推進)效率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