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7年7月22日 星期日

壘包推進效率的思考與量化(四)- 投手篇

評估投手能力的方式有很多,但應該沒人否認,死都不讓對手得分的,才是一個真正"有用"的好投手。^^ 以棒球的本質來看,投、打原本就是互為刀俎魚肉,所以一般打者該有的統計數據,投手方面常常也不會缺席。比如"上壘率"與"被上壘率","長打率"與"被長打率",以及本文想談的,"推進率"與"被推進率"。

一位投手要減少打擊者上壘的機會,傳統派或理論派的大概就是讓你打不到。天生腦後有反骨,或者喜歡挑戰 stat-head 的,則是傾向於讓你打不好。無論是打不到還是打不好,至少我們可以這樣說,投手的被上壘率是看似比較容易計算,或者單憑看球的實際印象,就分出個上下高低來的。

讓打者打不到球的具體成效,理所當然的就是三振。不但如此,三振還可以令壘上的打者動彈不得。也難怪包括傳統學派那麼多人對 SO SO/9 這般著迷。

此外,在大多數的 stat-head 專家認為,投手對於被打進場內的球是沒有控制力的。換句話說,一顆95mile往右打者小腿急速下沉的 sinker,和另一顆又直又呆、location 也不怎麼樣的四縫線直球,被打到場內形成安打的機率是完全等同的。如果前者老是被打成軟弱的滾地球形成雙殺,那也一定是運氣的成份使然。

既然三不五時經常聽人提起,運氣和誤判,同樣是棒球比賽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份,所以我們也只得習慣,像阿民這種 consistency 特高,經常拿勝投,然後被一些 projection rank 歸類為二三流角色的奇特現象了。

牢騷發完,還是拉回到投手"被推進率"的話題。^^! 一位投手的天職,既然是要想盡辦法不讓對手得分,那麼,阻止壘上的跑者前進,至少是和"不讓對手上壘"同樣重要,或者是更加重要的。就這方面來講,如果這位投手本身就擁有高三振率,當然是一個很大的優勢。其次,過於緩慢的投球節奏,過多的變化球比率,或者其它容易被識破的 mechanics 及習慣動作,都會給予壘上的跑者有可趁之機。

最近阿民風潮帶給大家的一個通識就是,"雙殺"不僅是投手最好的朋友,而且還是可以藉由投手球路的特性、進壘點的選擇,和野手的站位策略刻意"量產製作"的。^^

另外,包括投補對打者/跑者近況的掌握,雙方教練團賽前策略與場上調度,甚至野手當天的防守狀況,在在都是影響到壘包推進效率的相關變數。

職是之故,想當然爾地,只要樣本數達到一個階段之後,我們似乎也可以循著打者的模式,將每位投手的被上壘數除以他所面對的打席,來算出他的被上壘率 (OBP)。或者將他的總自責分除以他的被上壘數,以得到他的被推進率(ROB)。兩者相乘,約略等於他的自責分率(ERA)。但問題是,這種數據能相當程度地代表投手本身的好壞嗎?

這裡我們先不談目前的自責分(ER)這種計算方式,對於投手是否公平,而將思考角度拉遠一點來看:

想像你是一位初初接觸棒球這項運動的朋友,第一眼看到某個壘上無人,球賽正在進行的那時片刻,你會有什麼直觀想法呢? 一位小朋友說的或許最具禪意:「場上九個人聯合起來在"欺負 "一個人」 ^^!!

換成成人世界的說法,則是這樣的:當壘包上累積的人數愈來愈多,情況愈形緊張,也就是比賽逐漸刺激好看的時候。因為天平已經慢慢在向攻擊這一方傾斜,守方野手的忙碌及互動程度,一般來講是和觀眾的腎上腺素分泌量成正比的。

正因為防止對方得方這種事,在絕大多數的場合,是得靠兩人以上的小組合作方能完成的,這使得我們在計算投手的被"上壘率"和被"推進率"時遇上了很大的麻煩,而以後者尤甚。如果說,一個投手對於"被上壘"的掌握程度,舉個例,能到八九成,兩麼在個人的看法,被推進的部份,或許他頂多只須負責七成,maybe 在某些特殊的情況,根本和他一點關係也沒有

最後再談到投手自責分的部份。個人也同意,ERA 是一種衡量投手最直觀、最易理解,也不失有效的統計量。但有多少人會認為目前採用的自責分認定標準是公平的呢 ? 除了我們經常聽到有人抱怨,後援投手把前面投手留下的跑者通通送回家,自己的 ERA 卻始終維持得漂漂亮亮。或者是打者敲了一支兩分HR,投手的自責分率還是 0,只因為前面的跑者是原本該第三個出局,卻因野手失誤而上壘的。凡此種種,都說明投手的失分計算方式難度之高,令我們不禁懷疑,是否有必要檢討一下現今棒球規則及 stats 的地步了呢?

因此,光從 ERA 這個面來認定投手好壞,是一個不失簡明,但有時顯得太過粗糙的方法。對專門負責球賽後段少量局數的牛棚來說,尤其如此。嚴格講,既然失分是由"上壘"和"推進"所構成的,或許我們應該將每它一分為二,每一個失分,被上壘的負責一半,導致回壘的負責另一半,該負責的人也不一定非得投手。這樣所得到的自責分率,或許會比現今採用的更加準確和有用一些。如此一來,當我們在計算投手"被推進率"的時候,也就可以稍稍 "理直氣壯" 一點了 ^^

2007年7月20日 星期五

最近一個月,MLB各隊的攻守近況



比較基準是今年球季至今的成績,點擊左鍵可放大。

整體來看,下半季大家的打擊率和上壘率都進步了,這和部份投手陷入球季中期疲勞,自責分率昇高有關。

再者,SO/9提高的比例遠大於BB/9,SB/9方面更是足足提高了兩倍有餘。加上 isoD 的成長率為負值,顯示 Money Ball 在戰績的考量下,已不再是至高無上。

得分率與全季比較,幾無差別。這也告訴我們,棒球數據是十分公平的,即便你上壘率提高了 25.8%,但相對的壘包推進率卻下跌 19.31%,綜合起來的得分能力還是微幅的呈現負成長(-1.36%)。

如果要細究壘包推進效率下降的原因,SO/9 提高了 84.15% 應該是主因。即便在長打 Power +3.28%,SB/9 +228.85% 之下,都不能 balance 三振率過高的不利因素。可見傳統以來如此重視投手的三振能力,並不是沒有道理的。^^

2007年7月4日 星期三

壘包推進效率的思考與量化(三)

與個人壘包推進效率相比,團隊推進效率之所以顯得容易計算,是因為至少多了九倍的樣本數,和以團隊為衡量單位之下,每個人的上壘率 (OBP) 和進進率 (Run On Base) 都可以約略視為相等,因此我們才能將推進效率的公式簡化到像 『總得分/總上壘數』這麼經濟

然而,在計算每個個人壘包推進效率時,我們首先碰到的難題,就是和"打點" (RBI) 這項數據差不多一樣的情況。想像你的前面棒次是 Ichiro,是 Jose B. Reyes,或者是一個上壘率不到兩成,跑壘速度又奇慢無比的大胖子,你的推進效率會有多麼天差地遠的距離? 這是第一個,容易因立足點不平等所造成的估算失誤

其次,傳統的各種統計量,多半著重於單一個人的能力,而很少像打點(RBI)、殘壘數(LOB),涉及前後棒次之間的關係。僅僅使用這些傳統的數據,來計算壘包上的人員及打者的互動合作效果,其精確性如何,其實是可以想見的。

有鑑於此,我們是否考慮在比賽中多添加幾個記錄,來計量每個打席從上場到退場為止,他所造成的壘包推進 ,或者是出局的狀況?

舉個較為實際的例子:假設有 A 這位打者,上場後打了一支安打,將原先在二壘的隊友送回本壘得分,接下來又自行盜上二壘,那麼我們就給 A:

(一個推進到本壘的貢獻點)+(一個推進到二壘的貢獻點)

但若接下來打擊的 B 被三振,造成第三個出局數並留下2壘的殘壘,那麼我們就給B:
(造成第三個出局數的貢獻點,為負值)+(造成一個二壘殘壘數的貢獻點,亦為負值)

理論上,只要我們賦予每種狀況 (推進<到哪個壘包>? <第幾個>出局? <哪個壘包的>殘壘? ) 適當的權重,那麼一場比賽下來,每個打席所得的貢獻點總和,應該就是這個球隊自力得分的總數,或者說,打點的總數

當然,考慮到某些情況,例如跑者本身的速度和跑壘技巧,以及牽涉到戰略戰術的部份,我們還是很難斷定某個壘包推進 (or 出局),究竟是這個人的貢獻,亦或是那個人的責任。這也是為什麼我要選定從"團隊推進效率"開始談起的根本原因了,因為基本上就是個""字 ^_^

現代棒球大致每個人都同意,當攻擊方面臨壘上無人的時候,想辦法上壘乃是第一要務。所以選球至上,OBP 重於一切的大方向是完全沒有疑問的。但問題是,一旦有人上了壘包,接下來拿球棒的這個人,到底應該抱持怎樣的攻擊哲學,才是對團隊最有利的? 簡單講就是,上壘率和推進率,何者為重?

如果我們把這兩年來,全聯盟的攻擊數據攤開來看,就會發現,團隊上壘率最高的不超過3成7,最差的不低於3成09,三十支球隊平均下來是3成34。也就是說,任憑你上壘的本事如何高超,還是有 6 成以上的機率會出局。反觀團隊推進效率(ROB),最高的是4成27,最差的是3成18,平均值為3成7,也就是你放膽去打的話,壘上跑者平均最少也有3成左右的機率能回來取分。假設你是攻擊者,或者是他的教練,您會偏向採取哪一種攻擊策略呢?

2007年7月1日 星期日

當明星不再明星,洋基也就不洋基了

一年一度的 MLB All-Star 好戲即將登場,國內外幾個比較大的洋基迷網聚之地,卻一點都看不到昔日那種熱烈討論票選結果的氣氛。取而代之的,是一股即將分崩離兮,人心惶惶的不安。

球員休息室當中,除了若干象徵洋基 Icon 的臉孔,還能打起精神,稀稀落落地拍拍手意思意思之外,恐怕大家心裡真正在想的,盡是自己的未來。尤其是幾個肥約纏身,根本沒人想要的過氣明星。

Andy Pettitte 上個系列賽發火了,當眾就在休息室給他的隊友臉色看。但他究竟是替自己得不到火力支援,一勝難求而抱不平,還是為了他千呼萬喚召來的"聖獸"沒能得到隊友和勝利女神的認同而生氣呢? 答案其實很清楚。

而當 Torre 企圖出來打圓場的同時,我們看到尚屬 "資淺" 的 Abreu 和 Melky 都忙不迭地比手劃腳,遞交口頭申辯書。於是我們終於明白,往日洋基那種紀律嚴明,上下目標一致的團隊精神,大概是跟 2007 這個年頭無緣了。

不過才約莫一年的時間,原先頗受理性球迷好評的 "洋基百日維新",恐怕就要至此畫上句點。身為一介鄉民,除了大呼可惜之外,也沒什麼好說的。

早知如此,其實去年的 off season,Cashman 就大可跟老史講清楚的:

洋基的體質亟須改善,尤其是投手這一塊
所以我把 2007 定位為洋基的重建年……
對,我就是這個意思,你搖什麼頭,別懷疑
有空的話多去做做公關,叫紐約那些狗皮倒灶的媒體節制一點
也不要沒事請一尊 2800 萬的老妖放在供桌,妨礙大家進出…」

只不過此語一出,恐怕 Cashman 不止待不了洋基,連紐約都有上打的殺手在等著幹掉他。最後可能得躲到 Anti-Yankess Co. 的出納部門數 cash 去了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