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7年7月4日 星期三

壘包推進效率的思考與量化(三)

與個人壘包推進效率相比,團隊推進效率之所以顯得容易計算,是因為至少多了九倍的樣本數,和以團隊為衡量單位之下,每個人的上壘率 (OBP) 和進進率 (Run On Base) 都可以約略視為相等,因此我們才能將推進效率的公式簡化到像 『總得分/總上壘數』這麼經濟

然而,在計算每個個人壘包推進效率時,我們首先碰到的難題,就是和"打點" (RBI) 這項數據差不多一樣的情況。想像你的前面棒次是 Ichiro,是 Jose B. Reyes,或者是一個上壘率不到兩成,跑壘速度又奇慢無比的大胖子,你的推進效率會有多麼天差地遠的距離? 這是第一個,容易因立足點不平等所造成的估算失誤

其次,傳統的各種統計量,多半著重於單一個人的能力,而很少像打點(RBI)、殘壘數(LOB),涉及前後棒次之間的關係。僅僅使用這些傳統的數據,來計算壘包上的人員及打者的互動合作效果,其精確性如何,其實是可以想見的。

有鑑於此,我們是否考慮在比賽中多添加幾個記錄,來計量每個打席從上場到退場為止,他所造成的壘包推進 ,或者是出局的狀況?

舉個較為實際的例子:假設有 A 這位打者,上場後打了一支安打,將原先在二壘的隊友送回本壘得分,接下來又自行盜上二壘,那麼我們就給 A:

(一個推進到本壘的貢獻點)+(一個推進到二壘的貢獻點)

但若接下來打擊的 B 被三振,造成第三個出局數並留下2壘的殘壘,那麼我們就給B:
(造成第三個出局數的貢獻點,為負值)+(造成一個二壘殘壘數的貢獻點,亦為負值)

理論上,只要我們賦予每種狀況 (推進<到哪個壘包>? <第幾個>出局? <哪個壘包的>殘壘? ) 適當的權重,那麼一場比賽下來,每個打席所得的貢獻點總和,應該就是這個球隊自力得分的總數,或者說,打點的總數

當然,考慮到某些情況,例如跑者本身的速度和跑壘技巧,以及牽涉到戰略戰術的部份,我們還是很難斷定某個壘包推進 (or 出局),究竟是這個人的貢獻,亦或是那個人的責任。這也是為什麼我要選定從"團隊推進效率"開始談起的根本原因了,因為基本上就是個""字 ^_^

現代棒球大致每個人都同意,當攻擊方面臨壘上無人的時候,想辦法上壘乃是第一要務。所以選球至上,OBP 重於一切的大方向是完全沒有疑問的。但問題是,一旦有人上了壘包,接下來拿球棒的這個人,到底應該抱持怎樣的攻擊哲學,才是對團隊最有利的? 簡單講就是,上壘率和推進率,何者為重?

如果我們把這兩年來,全聯盟的攻擊數據攤開來看,就會發現,團隊上壘率最高的不超過3成7,最差的不低於3成09,三十支球隊平均下來是3成34。也就是說,任憑你上壘的本事如何高超,還是有 6 成以上的機率會出局。反觀團隊推進效率(ROB),最高的是4成27,最差的是3成18,平均值為3成7,也就是你放膽去打的話,壘上跑者平均最少也有3成左右的機率能回來取分。假設你是攻擊者,或者是他的教練,您會偏向採取哪一種攻擊策略呢?

沒有留言: